aaajiao个展《洞穴模拟器》正在进行中,展览将持续至6月21日。
今年,aaajiao把创作线索聚焦在“玩家(player)”这一由科技、互联网和虚拟维度赋予个体的新身份上。人们从一开始的“用户(user)”身份(用户、爱、高频交易,2017.5,上海,Leo Xu Projects),到用“bot(搜索引擎信息抓取爬虫软件)”的方式去寻访被外置到社交媒体的记忆,用以观察自己,再到一个新的可能性,成为了一名“玩家”(观察者,2018.9,柏林,House of Egorn)。
本次展览《洞穴模拟器》是aaajiao对所处当下生活环境的一种观察。对他而言,人们生活在一个模拟器里,每个人既是以一名玩家的身份参与模拟器,但同时又可以中抽离,以更大的视角清晰地观看全局,看到模拟器本身,看到作为玩家的自己,也看到操控着模拟器的自己。“洞穴”——则是把展览指向于一种私密感和强烈的个人属性,也呈现出了一种存在的方式。玩家在参与模拟器的生活状态中感受到了一种洞穴般脆弱易碎的安全感。
展览试图避免指向视觉结果,希望引发观众对痕迹的知觉,想象其形成的过程,由此拥有丰富的观展体验,而不是局限于观看。展出作品呈现了aaajiao近期对材料的研究,在作品《洞穴cave》中,四个结构相似的灰色装置上固定了很多有着丰富细节的小物品,承载了aaajiao的安全感以及转换情绪的方式。在《洞穴cave》、《自然nature》以及《自然材料natural materials》中,aaajiao选择了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痕迹的材料——聚氨酯泡沫防火板,同时用热风枪加热处理材料表面,留下一种好似不经意之间形成的自然痕迹。作品意在制造痕迹的过程,对此行为本身的感知,而不是绘制图像或最终得到视觉上的结果。
aaajiao不仅尝试用行为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也在一直尝试使用有限的像素准确地传递信息。《icon》是在手机App上创作像素风格的图像,类似于用发一条微博的方式,在短时间内用被限制的视觉来描述一种想法,或者一种情绪。这种创作方法和人们日常使用互联网的习惯相似,思考在注意力碎片化,语言、视觉腐败的社交环境下,是否可以重新找一种更准确的日常表达方式。同时期也创作了icon的动态作品《icongif》,以及由二者延伸而成并首次正式展出的landscape.gif系列。《icongif》和《landscape004.gif》通过LED装置呈现的像素动画来表达某种情绪的延伸,对数据媒介的理解习惯使得小动态在设限的条件下能够更清晰地表达情绪。而landscape.gif像是从一名身处模拟器的玩家视角出发,而这名玩家,是在一个模拟器中被操控着的玩家,亦或是身处于现实这个模拟器中正在观看的玩家。
在aaajiao的创作里可以看到对以往作品中视觉元素的不断复用,希望由此摆脱视觉本身。装置《毛fur》的造型脱胎于2014年的影像作品《meta》,meta系列并非指向可视化或特定属性的数据,而是指数据本体。《毛fur》采用了制作毛绒玩具的工艺和特殊材料,“有毛的”数据组成本次展览中天真可爱的部分,带来一种真实且虚幻的沉浸感。最后一件装置作品《橡皮软糖gumdrop》由两部分组成,类似糖纸的材料背后是重复印刷的同一张照片,摄像头灯光在路面上投射一个舞台聚光灯效果的光斑。作品的右下角挂了一张小照片,一个小孩正在用街上安装的信息屏幕下围棋。这两个场景均有一种被注视的不真实感和魔幻感,能够观察到身处的城市环境好似一个模拟器,而自己是以一名玩家的视角参与其中。
aaajiao,是年轻艺术家徐文恺的化名,也是他虚构的网络分身。1984年(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乔治·奥威尔经典预言式小说的名称),出生于中国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aaajiao的创作结合了浓重的反乌托邦意识、对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体影响之下的文化现象和政治策略,从社交媒体写作、数据处理,到网络和移动媒介下的新美学景观。作为今天全球新一代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aaajiao将今天中国特殊的社交媒体文化、科技运用带入了国际艺术的话语和讨论。
aaajiao的作品频繁展出于全球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例如:《a'a'a'jiao:一个ID》,上海昊美术馆,2019;《1989年到今天:网络时代的艺术》,美国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 ICA Boston,2018;《非真实》,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HeK),2017;《身体·媒体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上海种子》,2017;《带我走(我是你的)》(由Hans Ulrich Obrist与Jens Hoffmann策展),美国纽约犹太人美术馆,2016;《时间转向:当代亚洲的艺术与思辨》,美国堪萨斯斯班塞美术馆,2016;《波普之上》,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6;《黑客空间》(由Hans Ulrich Obrist与Amira Gad策展),香港K11艺术基金会临时空间及上海chi K11美术馆,2016;《全方位:全控制和言论控制》,德国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2015;《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北京中国国家美术馆,2014,等。
他近期个展包括2019年上海昊美术馆《a'a'a'jiao:一个ID》,2016年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以及同年OCAT西安馆的《电子遗留物》等。2014年,他不仅获得了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评审大奖,亦入围首届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
正在展出